“九•一八”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圆满结束
——江苏120万人参与 人数再创新高
9月18日上午,江苏省第5次统一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圆满结束。4300余台(套)防空警报器、900余台多媒体警报器、100多台出租车车载警报器按照指令同步鸣响。全省13个设区市、90多个县(市、区)同步开展防空袭应急疏散、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应急救援、抢险抢修等演习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开放50余个人防工事,动用各类抢险救援装备,机动与固定通信系统100余台套,动员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民众、在校师生120余万人参与活动,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
2015年起,江苏省确定每年9月18日为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强调:“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长期战略,是国家战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前夕全省组织“9·18”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既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关于警报试鸣的法律要求,也是纪念革命先烈,弘扬全民族抗战精神,提醒人民群众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9时30分,人防机动指挥所在扬州市宝应县“二妹子”民兵连演练现场开设完毕,并与地下指挥所保持通信畅通;南京林业大学正在入学军训的大一新生准备就绪,等待稍后开始的9·18防空袭应急疏散演练;宿迁市沭阳县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配置的各类消防抢险救援车辆也蓄势待发。在江苏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全省各地应急演练现场视频画面依托人防指挥通信网络,实时传输至省、市指挥中心。
10时整,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的预先警报通过南京市1000多台防空警报同步鸣响。在镇江,流动警报车队、固定警报器、多媒体警报器也同步鸣响。
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大厦机关工作人员在南京市人防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规定路线迅速撤离大楼,进入人防工程。在人防工程内,设置有医疗救护站、心理疏导台、物资保障供应点,让进入掩蔽工事的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低沉刺耳的鸣叫声中,无锡市河埒中学、盐城市亭湖中学开始防空袭应急疏散演练。为提高演习临场感,无锡市河埒中学还燃起发烟罐,学生们在浓烟中用各种趁手工具掩住口鼻,有序从教学楼中快速疏散。河埒中学参与本次应急疏散演练有40个班约2000余名学生,他们就近疏散到学校内部的防空地下室。医疗救护专业队队员对“受伤学生”进行止血包扎和血压测量、为全体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在盐城市亭湖中学,消防专业队队员向师生讲解消防知识、现场演示消防灭火,并让学生们亲自实践,体验灭火操作。
10时08分,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的空袭警报响起。徐州市云龙区东城丽景小区190余位居民已在民防志愿者和市人防办工作人员引导下,扶老携幼疏散至地下工事或隐蔽地域,民防志愿者和人防机关工作人员开始对大家进行心理辅导和民防知识宣传。此时,突然收到消息,小区内仍有住户因为“火灾”被困高楼之内,消防队员接警后迅速出动,抵达现场后只用十余秒时间架设消防云梯到达楼顶,迅速将被困群众带离“火灾现场”。120急救车随后赶到,参与抢救“伤员”。
省内各地专业应急力量也纷纷投入“实战”。镇江市蓝天救援队进行了速降和救援两个项目的空中应急救援演练。南通和宿迁两地,分别举行了华能南通电厂与沭阳县华润燃气储配站重要目标防空袭演习,各专业队组织了应急抢险抢修和现场医疗救护。
10时16分,长鸣3分钟的解除警报响起。各地在结束演练后,均不失时机进行防空防灾知识宣讲。苏州市人防办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作心理防护知识宣教及医疗自救互救训练,并发放宣传材料及民防器材;徐州市120急救人员向社区居民科普正确的急救知识,示范正确的急救措施;南通市人防办将校园作为防空防灾应急科普重点,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所有大、中、小学近70万师生开展防空袭演练,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江苏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戴跃强在人防警报统一试鸣活动总结讲话中指出,防空警报试鸣的意义在于:一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二是增强国防意识的需要;三是人民防空实战化的需要。未来,江苏人防将继续牢记“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将人防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到更多人民群众,以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