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田湾核电站 核应急工作中的气象应急综合能力建设
连云港市气象局 钱 飞 杨红梅
摘 要:本文通过连云港市气象核应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市核应急气象服务人员、组织机构、气象探测设备、观测应急信息传输、应急地面观测和天气预报、核事故应急流程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多次核应急演练中对气象系统核应急队伍进行综合能力锻炼,从而实现提高核事故应急状态下的气象应急综合能力,为各级领导快速做出核应急处置、人员撤离范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
关键词:核应急 气象 综合能力 建设
一、引言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乡柳河村的田湾,厂址坐落于后云台山南麓的扒山头,东临黄海、西与宿城山相邻,南接黄海滩地,北靠后云台山。核电站厂房所处滨海地段,地形较为复杂,其微气象既受山区的影响,又受海洋影响,使得核电站周围的气候条件较为复杂。
图1 田湾核电站地理位置图
核电厂在正常运行中,强雷电、台风、风暴潮、强冰冻等气象灾害都会给核电站运行和输电线路带来影响。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能起到防灾减灾,保护核电站运行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在核应急过程中,气象应急人员在事先设计好的应急流程中,根据核应急的等级,快速启动应急程序,各机构人员、地面应急设备、预报、通信等设备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准备工作。移动气象台首先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通过现场观测到的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资料与气象台的应急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将现场实测到的数据和综合分析结果上传到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及专家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会商系统进行会商,并在第一时间内将会商结果通过移动气象台车载预报系统直接显现,为核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
二、我市气象核应急监测系统现状
1、核应急气象观测台站
根据核应急气象工作需要,确定两个气象监测区,提供一小时一次的气象资料。重点监测区是以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0公里范围,共设9个自动气象站:高公岛、西连岛、港区、大桅尖、北固山、玉女峰、中云乡、板桥、燕尾港;核应急气象监测大区是以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0公里-150公里内的气象观测站。
2、核应急气象观测任务
在核应急一级或二级的响应情况下,重点监测区气象自动站提供一小时一次的风向、风速、温度和降水资料。
在核应急一级响应情况下,气象监测大区新浦、赣榆、东海、灌云、灌南气象站提供一小时一次的风向、风速、温度和降水资料。
3、核应急气象监测系统布设
根据田湾核电气象应急需要,连云港市范围内共布设气象站点115座,并分别设立三个气象监测区,分别是以核电站为中心,半径8KM以内烟羽应急区内,建立高公岛、西连岛、连云港区、旗台山、板桥镇、中云乡等9个气象自动站为第一监测区(图2);半径30KM内,北固山、金牛岭、燕尾港等72个气象自动站为第二监测区;半径150KM内,徐州、宿迁、淮安、盐城的部分站点和一个探空站为第三监测区(图3)。当应急程序启动时,各地面气象应急站点24小时不间断向应急指挥部和气象应急中心发送实时气象资料。
图2 气象监测小区主要自动气象站点分布图
图3 气象监测大区自动气象站点分布图
三、我市核应急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的核应急管理体系长期实行国家、省和核电厂“三级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形成的依据是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第124号令颁发的《核电厂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容置疑,这一体制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核电即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核应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经历多年核应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伴随着核电事业蓬勃发展时期的到来,这一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断显现。其在赋予了核电站充分的自主的同时却削弱了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核应急工作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影响了其全方位作用于核应急工作的全过程,降低了其直接参与核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核应急响应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连云港作为核电站的所在地,是应急响应的最前沿,担负着气象资料的传输和天气预报工作,只有充分赋予其职责,加大投入,才能有足够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气象核应急工作才能真正担当起“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
其次,对于气象部门来说,一是气象应急响应无专门经费,人员都是兼职的,给开展正常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进一步完善气象应急响应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任务和义务等,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二是为应急响应承担资料观测的第一监测区9个气象自动站,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气象核应急观测工作,其分布点多面广、条件复杂,保养维护任务繁重,只有充分解决其人员、经费等必须条件,才能保障气象核应急的顺利开展;三是各级核应急预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核应急气象服务人员大多为兼职,对相关预案的精神和内容很难去深入和吃透,必须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气象核应急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良性循环。
四、连云港气象核应急综合能力建设
1、组织机构及职责
连云港市核应急气象分中心是省核应急气象组下设的7个核应急气象工作组之一,在核应急工作中承担着编制、修正和执行气象场外核应急保障实施程序;组织队伍、培训人员、建设装备、保持队伍和装备的常备不懈等任务,同时组织核应急气象分中心应急演习,参加联合应急演习,根据演习结果完善应急气象保障实施程序。在核电站事故发生时,负责按规定及时、准确向省气象局和市核应急办公室提供事故应急指挥所需的各种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服务。
连云港场外核应急气象分中心成员单位包括市气象局、市气象台、连云区气象局、赣榆区气象局、东海县气象局、灌云县气象局和灌南县气象局。分中心下设四个专业小组,分别为气象预报小组,气象观测小组,气象通信小组和气象保障小组,各自承担相应和气象场外核应急任务。
气象观测小组:负责核应急气象观测指令的下达,并监督指令的执行情况。
气象预报小组:在核应急情况下,做好核电站周围半径150公里每6小时一次的天气分析和预报工作;特别做好核电站周围50公里半径范围的中、小尺度天气分析预报工作,建设小尺度天气分析预报系统,为核应急评价、指挥工作服务。
气象通信小组:负责核应急气象资料的通信传输和气象资料的汇总和处理,及时向省气象台网络中心传输有关资料和后勤保障工作。
气象保障小组:负责核应急气象监测大区气象仪器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
2、核应急气象综合应急系统
核应急气象综合应急系统是指,发生包括核应急在内的公共突发事件时,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快速启动气象应急程序,有序地开展气象应急工作的综合系统。主要由大气综合探测设备、无线信息传输设备、应急气象信息服务处理平台和后勤保障设备等组成。在核事故气象应急处置中,启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包括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天气雷达等先进的气象仪器,在第一时间内将现场观测数据上传至应急气象服务处理平台,利用气象信息处理服务器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送至应急指挥部的综合气象信息平台。(图4)
图4 核应急气象综合应急系统
3、核应急气象服务保障流程
市气象应急中心接收到省市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后,移动气象台立即开赴事故现场,同时启动气象应急系统,采集现场气象数据,重点监测区自动气象站也同时观测市、县地面气象,观测小组人员开始核应急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和数据网络系统立即将所有观测数据上传至省、市气象台;气象预报小组根据实时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核应急天气预报、指挥中心决策指挥材料的制作;气象通信小组负责保障网络通信系统,并监控预报及决策指导产品的上传结果。
接到应急结束指令后,各气象小组终止重点监测站、市县地面观测站、市气象台资料、预报等气象服务,并着手开始灾情调查评估及总结上报工作。(图5)
图5 核应急气象服务保障流程图
五、经验与小结
核事故应急是公共突发事件的一部分,气象核应急工作更是核应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核应急监测站网布设、完善气象核应急服务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建设,不断在工作中对气象核应急队伍进行实战演练,才能时刻为田湾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