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及管理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宝玉 王 仲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急办 刘 岚
2005年随着连云港市田湾核电站建成投产日期的临近,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我院筹建江苏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的工作拉开帷幕。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江苏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在2011年12月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的现场验收。基地运行近四年来,我们坚持平战结合、加强演练、常抓不懈,保障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正常运转。现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浅谈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及管理方面取得的些许经验。
一、以医院整体快速发展为依托,全面促进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
我院始建于1951年10月,现已发展成为徐淮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江苏大学、东南大学等教学医院。医院开放床位1810张,2014年诊疗总量120多万人次、出院人数约7万人次。依托我院优势学科,成立了连云港市口腔医院、连云港市儿童医院和连云港市脑科医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市一院医疗集团,共有二、三级医院9个医院成为集团成员单位,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均成为集团协作单位。
医院现有职工21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00人,其中高级职称417人,博士、硕士485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135”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级人才18人。医院专科设置较为齐全,有临床与医技科室57个,其中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创新团队1个(神经外科)、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医院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认证机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连云港研究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全科医生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和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等高端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十佳医院、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省级平安医院、江苏省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合格医院、江苏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医疗设备较为先进,拥有西门子双源CT、3.0T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大平板DSA、SPECT、全数字化高能直线加速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电子染色胃镜、超声胃镜、关节镜、胸腔镜等一大批高端医疗设备,建有杂交手术室一个,为医疗技术水平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医院技术优势较为明显,我院成功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骨髓移植术、角膜移植术、复杂先心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脑干肿瘤切除术、复杂脑动脉瘤手术、内镜下先心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等54项诊疗技术获得省厅准入;被卫生部批准为十年百项PCC项目示范点。医院紧紧瞄准科技创新前沿,先后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韩国釜山大学附属医疗院、台北医学大学附属万芳医院、以色列高级专家组织(MATAT)等知名医疗学术机构开展全面合作,并成功举办了两届医院技术创新与发展院士论坛,搭建起对外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目前医院承担国自然、省自然等省级以上课题20余项,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认证机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作为全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出色完成各项应急救治任务。近年来,我院制定了全面可行的《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手册,成立了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各类应急救治分队,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在抗震救灾、手足口病、麻疹、H1N1甲型流感、“婴幼儿奶粉”事件、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以及多次群体性食物中毒、有毒气体中毒和重大交通事故救治中,沉着应对,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2013年我院被确立成为连云港市综合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及中毒医疗救治基地。
所有这些,都为核辐射救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保障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资金到位、序时推进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苏发改社会发〔2005〕549号)文件,江苏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内容有三项:(1)建设新的层流病房:在门诊病房科教信息综合楼血液病区内建设层流病房2300平方米,内设5张层流床。(2)建设二次洗消用房100平方米。(3)配备防辐射用2辆专用车及其它设备。项目总投资2390万元。
2005年,经江苏省发改委和省卫生厅积极争取,确定我院建立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作为江苏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医院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基地建设,严格遵循“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核应急工作方针,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基地建设序时推进。
一是合理用好政府投入。国家发改委安排核辐射救治基地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债)90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土建部分),市财政投入的140万元核辐射应急专用救护车和设备及时投入使用。
二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力争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在基地建设后期,由于市级配套资金有所延迟,基地建设进度受到较大影响。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领导至我院调研基地建设情况,明确提出了建设进度要求,并将我院反映的情况向市政府分管市长做了通报,我院又利用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警示作用,积极同连云港市政府沟通,保证了400多万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江苏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及时为基地配置了应急车辆、全身数字式检测仪、局部伤口洗消器等大型设备和防护用品,价值200多万元。
三是医院认真落实,序时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医院先后到上海、苏州和田湾核电站参观学习,邀请省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来院现场指导,反复推敲流程布局。医院又先后投入1000万元完成血液内科病区建设,建成6间标准的现代化的层流病房,并投入使用;250平方米的二次洗消用房工程按时完工,二次洗消用房设置有清创手术室、生物样品取样间、中心观察室、头部污染洗消区、四肢污染洗消区、全身污染洗消区和伤重病人洗消区等。医院又投入220万元配置了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染色体分析仪、个人剂量报警仪等设备;投入10余万元用于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投入25万元用于各类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储备。核辐射救治基地必备设备全部装备到位,医院目前具备可以检测α、β射线的MODEL3型放射性表面污染仪和全身数字式检测仪,以及进行血常规、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检测能力;储备了必备应急物资,包括防护服和防护用品。期间,针对日本地震造成的核泄漏所面临的检测和相关工作,医院高度重视,召开了日本核泄漏卫生应急工作会议,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应急办要求和医院目前条件,对再次洗消和医学处理等进行了工作安排。2011年底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组现场验收,投入使用。
三、注重演练、常抓不懈,保障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正常运转
我院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成后,一直得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指导,江苏省卫生厅应急办每年对我院基地建设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极大支持。2012年省卫生厅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就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院及时落实,持续改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我院成立了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领导小组、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家组(两队)以及后勤保障小组等,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亲自抓,同时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及要求,制定工作制度。各小组由院领导和医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核辐射医疗救治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以做到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保证各项救治措施顺利实施。2012年9月11日,江苏省卫生厅领导至我院调研,对我院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及时落实。确保“来则能战,战则能胜”。
二是制定预案流程,严格执行落实。医院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人员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查流程》等十余项相关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使其更具备可操作性。针对福岛核事故的情况,及时修订预案和流程。通过对预案、流程的制定、培训和严格落实,做到迅速、及时、有效地完成医疗救治工作。
三是做好医疗救治物资储备工作。根据《江苏省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要求及医疗救治工作需要,我院严格落实做好核辐射救治工作需要的相关设施、药品、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工作。储备了防护服、携气式呼吸防护器、便携式表面污染检测仪、全身数字式检测仪、局部伤口洗消器等设施设备以及必备医疗救治药品,并根据救治工作需要随时增补,专人负责,定期巡检设备和防护用品。2014年我院及时更换了10余万元即将过期的防护用品,保证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2015年3月,我院再次对库存医疗救治药品、防护用品等进行盘点,保障各项应急物资处于备用状态。
四是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救治能力。医院先后选派了多批次20余人次医疗管理、临床医师、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卫生部和核工业部组织的核辐射应急及救治培训;十余人参加江苏省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班培训,多人取得放射性疾病诊断合格证书。2012年2月我院六人成为国家队队员,参加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集训;2013年8月份两人参加由国家卫计委应急办主办的全国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培训班的学习;9月份六人参加省厅组织的国家队核和辐射应急队集训,并接受了国家卫计委的检阅,至此我院共有7人入选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队伍。2014年10月,我院三名医师参加由江苏省卫生应急办公室主办的核与辐射损伤医学应急临床处理培训班的学习。2014年11月,医务处处长参加国家卫计委应急办主办、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承办的“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研讨会”。2015年4月专人参加海南省核应急办公室举办的“海核-2015”核应急联合演习现场观摩。2015年6月,派遣医务人员参加国家卫计委核辐射损伤临床救治培训班。通过积极参加培训及学习,我院医务人员核辐射工作应急意识和医疗救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五是不断进行应急演练,提升救治工作水平。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演练预案》,每年进行相关应急演练,同时认真进行演练评估,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进行分析改进。2009年我院参加省厅组织的核事故应急演练脚本编制和演练示范片录制。2012年2月和2013年9月各有六名医务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核和辐射集训并参与演练。我院以国家队队员为教员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2013年开始通过拍摄演练影像资料,着手编写图文并茂的演练手册。2014年10月我院两名医师参加了国家和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拉练。通过进行应急演练,我院核辐射医疗救治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六是加强信息化支撑,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加强核辐射应急救治基地应急物资管理,我院正在开发核辐射应急救治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收录核辐射救治基地所有应急物资储备的相关信息,能够提供应急物资短缺、过期预警,实现应急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物资管控水平和供应保障效率。
2014年2月,我院应江苏省卫生厅要求,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上,就我院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汇报。2015年4月,我院根据江苏省核应急委员会和省卫计委的安排及要求,承担起《江苏省田湾核电站场外应急执行程序》(应急医疗救援部分)的修订工作,目前此项工作仍在全力开展之中。尽管我们在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上先行一步,但距离各级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距离实战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在未来三年内,医院将每年组织一次院内演练,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作配合,并与核电站应急体系无缝衔接,组织一次协同演练。同时,我院将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达到熟练掌握污染检测、去污洗消和医学处置能力,确保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常态运行,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努力使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应急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