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学谋划 积极探索 推动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迈上新台阶
自2007年起我市推行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调动了社会力量建设人防工程的积极性,人防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总量逐年攀升。随着规模扩大,我市切实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坚持依法治理,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了科学健康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一、坚持规章先行,做到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有法可依
一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常州市市区人防工程平时使用和维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不仅解决了工程使用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管理标准。2014年,我局受省民防局委托,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技术规程与质量评定标准》,实现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程序化、具体化和集约化。三是开展年检年审。坚持《常州市人防工程使用手册》《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证》制度,每年开展人防工程年检和年审,各辖市(区)民防局每年对所辖范围内人防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年检年审对提高工程完好率和使用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截至2016年底,完好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了94.8%、92.9%。
二、坚持因地制宜,构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有效模式
一是三级管理模式。我市于2008年成立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机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处,专职负责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同时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市、辖市(区)、使用单位三级管理模式,使全市人防工程使用和维护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分类管理模式。根据主体结构、防护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工程建设年代和建设标准不同等因素将人防工程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类。通过分类管理,让有限的维护管理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提高维护管理效率。三是维护保养模式。采取重点维修和平时维护管理相结合,每年根据巡查巡检情况确定重点维修工程,各辖市(区)具体承接。通过逐级负责、监管并重,把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落到了实处。
三、坚持创新发展,提升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信息化、市场化水平
一是研究编制人防工程标识导视系统。选取典型人防工程项目进行试点运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常州市人民防空工程标识导视系统》编制。成果今年将在全市推广运用,江苏卫视政风热线栏目组专程赴常州对标识导视施工现场进行了拍摄报道。二是建设维护管理信息平台。研究开发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了人防工程数据库,实现了各级单位之间维护管理信息的报送、采集、处理、共享等功能,形成了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成效互享、配合协调、职责明确、互为督促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新格局。三是开展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市场化探索。探索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市场化,选择武进等地区开展市场化试点,通过公开招标,将工程维管承包给信誉好、实力强、有经验的专业服务外包公司。
四、坚持多措并举,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组织编撰了《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手册》,定期举办使用单位维护管理知识专业培训,做到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促进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落实资金保障。与市物价局联合出台文件《关于明确市区住宅小区人防工程用于停放汽车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平时使用人防工程有偿使用费标准。各辖市(区)民防局从人防工程平时使用费中提取固定比例,作为当年维修维护的专项储备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三是开展巡查监管。每年年初制定年度人防工程巡查、互查计划,定期召开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检查现场点评、总结表彰会,促进了全市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维护管理意识和水平的提升。四是完善考核评价。编制《人防工程维护管理量化考评表》,按照7大类21个小项逐一打分。房管部门牵头,将人防工程维管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联合公安、城管、园林等单位对物业公司进行年度综合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