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事故应急救援特殊环境中的 人员素质与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7-09-25 10:58浏览次数:

连云港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徐继圆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宋露莹

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守龙

 

摘  要:核事故应急正是为了减少核事故发生所带来损失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是指为了对核事故进行控制或缓解,并且减轻事故影响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动,它是纵深防御的最后一个环节。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作为应急活动的主体,将不可避免的遭受放射性职业危害,本文简单讨论了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分类,分析了核事故应急环境的特殊性,讨论了核应急救援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最后,为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

关键词:核事故  救援环境  人员素质  队伍建设

 

0 引  言

近年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这一对矛盾愈发明显,此时,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但是,核能燃料的放射性导致的核安全问题成为了核能应用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根据墨菲定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尽量减少核事故的发生,但不能杜绝核事故。当核事故发生时,如何降低核事故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需要更深入探讨的问题,核事故应急正是为了减少核事故发生所带来损失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是指为了对核事故进行控制或缓解,并且减轻事故影响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动,它是纵深防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核事故应急救援活动中,应急救援的活动主体为核事故救援人员,由于核事故应急的特殊性,各类核应急救援人员将不可避免的遭受放射性职业危害。本文讨论了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分类,分析核事故中应急救援环境的特殊性,最后重点探讨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应具有的个体素质,为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自身防护做出警示,也为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1 核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特殊困难及救援人员分类

核事故发生时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核燃料的放射性核素泄露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的核事故都是由核反应堆或核燃料内部的不稳定产生的,根据目前已经发生过的核事故可以发现,核事故的产生原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天然因素。但是,无论人为还是天然原因引起的核事故,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其他非放射性事故的存在,如海啸、火灾、爆炸、坍塌等,因此,可以将核事故应急救援视为在具有放射性环境中的灾难救援行动。在核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某些非放射性灾难事故会比核事故本身更加危险。根据对象的不同,核事故应急救援活动包括对发生事故的核设施采取的紧急处理和对受灾人群实施的医疗救助。

由于核事故的复杂性,处于核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并非全都是专业的核事故应急人员,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相当一部分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不具备辐射防护知识。因此,出于不同的救援目的,应急救援人员可划分为如下三类。

(1)从事救生行动的应急救援人员,主要由发生事故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消防人员、医疗人员、公安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担任的,这些工作人员对环境和设施较为了解,并且经受过专业的培训。

(2)实施早期防护行动的应急救援人员,大多是由警察、护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担任的,这类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现场秩序,以及对救援行动提供帮助。担任这类救援任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知识,并且会使用个人剂量计和辐射探测器等基本监测探测装置。

(3)承担事故后较长期恢复工作的工作人员一般是由专家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担任的,在较长时间内处理事故影响区域建筑、设施等的去污、维修、处理处置与检查等工作。此类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前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制定详细计划后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2 应急救援环境的特殊性

2.1核事故源项的复杂性增加了救援人员受辐射途径

核事故的类型众多,大到核电站严重事故,小到单个核燃料棒破损等意外事件,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相差较大。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核事故涉及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形态各异,毒性大小以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有很大差别。核事故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以烟羽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放射性核素颗粒物的粒径较小,对核事故区域的受灾人群和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来说都较难防护。如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是131I及137Cs产生的γ和β粒子,如在1986年著名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早期的放射性辐射来自于γ和β射线。当时,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内外照射对人体产生影响,外照射来自于放射性云团,内照射主要来自吸入放射性核素和食用被放射性131I污染的蔬菜、水果、牛奶等。

2.2 核应急救援的放射性环境具有延时性

核事故区别于其他事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放射性环境,因此,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具有延时性和不可逆性,且影响随着吸收剂量的累加而愈发严重。

据目前研究估算,肺癌和肝癌的α粒子RBE值(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在10-20左右,而骨癌和白血病细胞稍低。早有研究发现,射线(特别是γ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对人体DNA的破坏,DNA双链在遭受破坏后自我修复,受到放射性损伤的DNA双链的修复多数是错误修复,这就直接影响蛋白质的表达。因此,放射性损伤往往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通过14年的观察,可归因于放射性的唯一健康效应是受照后的4-10年内,甲状腺癌发生率的增加,在事故发生的早期,主要是受到放射性核素131I的内照射,而50%的碘都集中在了甲状腺,进入成年人甲状腺的131I活性达到1LCi时,将导致甲状腺本身从暂时性病变到出现炎症,甚至产生肿瘤。受损伤最为严重的是分裂最为活跃细胞,胚胎、胎儿、儿童是辐射损伤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因此为了保障应急响应人员自身的安全,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并且制定合理的应急计划,使响应人员吸收的累积剂量达到最低。

3 救援人员的基本素质

核事故的类型多样,危害程度与范围各异。核事故的特殊性表现在放射性污染的特殊性。应急响应人员在放射性环境的人身安全是制定应急计划、采取应急行动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成功的应急救援行动不仅需要合理的应急预案,精良的应急装备,更需要现场应急响应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面对放射性环境及突发事件时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执行核应急任务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每位应急行动成员都应拥有娴熟的技术,应急队伍中需要安排具有一定应急行动经验的人员带队,这些都是应急任务顺利完成以及应急队伍健康安全的重要条件。核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自身也处于放射性环境条件下,现今的装备只能降低而不能完全避免射线对救援人员的伤害。因此,在参与核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应急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直接影响核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

3.1 核事故救援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核事故对公众心理的影响往往大于核事故本身对公众造成的伤害,公众对辐射的恐惧绝大多数因为对放射性知识的匮乏以及通过网络或媒体了解以及看到的大剂量的急性照射对受害者的影响。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尤其是一些对放射性知识了解不够透彻的救援人员。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一旦出现恐惧、畏缩等惧怕心理都会直接影响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甚至对救援行动造成阻碍。因此,救援人员首先必须经过全面的培训,深入了解辐射防护的相关知识,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不仅可以在核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保护自己,也能够减低在辐射环境下实施救援时的心理压力。

3.2 核事故救援人员应具备的责任意识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责任是对受灾人群实施医疗救助,以及对发生事故的核设施予以紧急处理。对于救援人员来说,责任重于一切,帮助他们在具有多重安全隐患的核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行动时克服恐惧、畏缩等心理,保障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

3.3 核事故救援人员应具备的经验及技术

具有应急行动经验并且技能熟练的应急救援人员总是能够大大提高整个应急救援队伍的工作效率。在放射性环境下工作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更快地完成救援任务直接关系到救援人自身健康。具有丰富经验的救援人员能够在现场突发事件中指挥队伍做出紧急决策,在重大事故中能够大大提高整体队伍的生存能力。娴熟的技术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4 思考与建议

核事故应急救援环境条件危险复杂,人员素质要求高。至今,我国并未出现场外应急的核事故情况发生,我国的多数核应急救援人员也未经历过在特殊辐射环境中的核应急救援,因此,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此为目前核事故应急队伍的建设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 加强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多数的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对核事故特殊环境的复杂性了解的不深入不透彻,缺少必要的核电厂场外应急与辐射防护知识,因此,需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核事故应急救援条件的核事故应急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此外,可参考并借鉴国外发生的核事故救援情况,对我国不同的核事故救援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核事故应急演练,在演练中锻炼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到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真正的“知行合一”。

4.2 规范化的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首先是应急救援队伍体制的建设,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组成成分多样,除了事故单位的工作人员外,还有环保、公安、武警、卫生、消防等组成,因此,良好的核应急救援队伍,应具有良好的队伍体制,做到响应快,效率高,配合默契等。其次,应急救援装备的保障是救援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质量好、可靠性高、响应快的应急救援装备是应急救援行动成功实施的保障,也是部分应急救援人员在核事故特殊环境中对自我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的更新与维护,可以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应急救援人员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综上,本文对核事故应急救援环境的特殊性做了简单的描述,并针对其特殊性,对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展开了简单的讨论,提出了对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