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出口项目汇总
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有效推进,我国核电“走出去”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 良好发展时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能需求大,市场空间广阔。“一带一路”倡议 涉及亚欧非众多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而“一带”和 “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广阔的市场空间为能源合作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 四年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累计签署电力项目合同金额约937.6亿美元,占 全部海外电力项目签约额的60.5%。签约电力项目发电总装机达到7700.9万千瓦,占全 部境外签约电力项目装机容量的75%,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相关装备、技术、标准、资本 “走出去”。四年间,中国企业签约的电力项目遍及“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
从电力需求方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较低,发展空 间巨大。我们预计,“一带一路”沿线非经合组织国家未来的电力消费水平将会有很大 增长空间;电力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从而为我国核电“走 出去”提供重大机遇。
同时,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核电建设领域“起步晚、起 点高”,通常没有既有技术路线的约束,一般坚持最高核安全标准,都在积极准备引进 安全高效的核电技术。中国地缘政治优势明显,随着“华龙一号”等具备自主知识产 权核电技术获得国际认可,国内与国外机组的相应落地,中国完全有望在抢食世界核电发展的蛋糕中获得先机。
当前许多国家核电仍是空白,一个跑马圈地式的核电出口 战略机遇期摆在我国面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4个,有核电的国家19个,计划发 展核电的国家25个。根据世界核能协会的数据,2015-2030年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 座左右,约合200GW的新增装机,按照14元/W的比投资,合计投资约2.8万亿,如我国 得到20%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产业出口规模累计将达5600亿元。
近年来,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展顺利,特别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 开展了多项合作。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否认,核电出海空间广阔,同时也有激烈的国 际竞争(俄罗斯VVER、法国EPR、美国AP1000、加拿大candu、韩国APR1400等),而我国核电建设的有序推进及安全运营将成为核电出口的有利背书。可以预见,核电将和 高铁一样,成为当前代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靓丽名片。
(来源:中国核能)